北京市医疗保障局等九部门发布新政,推动细胞与基因治疗等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
2025年4月7日,北京市医疗保障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《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(2025年)》,进一步加速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创新,落实国家相关部门关于支持创新医药政策措施要求,制定相关工作措施。
《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(2025年)》文件内容共八个部分,包括:
持续促进临床试验提质增效(5条)、不断提升审评审批效能(6条)、持续扩大创新医药生产流通(6条)、持续推动创新医药临床使用(5条)、人工智能赋能医药创新发展(2条)、加强创新医药投融资支持(2条)、优化创新医药产业布局(2条)和保障措施(4条)。
在(不断提升审评审批效能)部分中,特别提到细胞相关的一条为:与国家监管机构紧密配合,围绕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、脑机接口、3D打印生物材料等领域,探索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监管,推进国家级监管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建设。
在(持续推动创新医药临床使用)部分中,特别提到细胞相关的一条为:创新药企向药监部门提交新药上市申请后,即可与医保、卫生健康部门沟通,提前做好医保准入和入院使用准备。对创新价值高但临床数据较少、实际证据不充分的药物,通过真实世界研究验证其临床价值的医疗机构给予资金支持。支持医疗机构组织编写干细胞等创新药使用专家共识,全年不少于5个。
即降低创新药使用门槛。
在(优化创新医药产业布局)部分中,则有两条特别提到细胞:
一是高质量建设国际医药创新公园,聚焦于医学人工智能、细胞和基因治疗、合成生物等前沿领域,开展全球领先的临床研究和技术转化;另外会加快建设干细胞创新转化中心,探索产教医研一体的协同创新体系。
二是持续提升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产业发展能级,会聚焦细胞与基因治疗、脑机接口等领域,做优服务科学家创业全过程的专业孵化器,加速科学家原创成果转化,共同打造原始创新与未来产业策源地。
原文链接
北京市医疗保障局_政务公开_政策文件_北京市医疗保障局等九部门关于印发《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(2025年)》的通知
北京市医疗保障局_政务公开_政策文件_北京市医疗保障局等九部门关于印发《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(2025年)》的通知